柳公权五岁学书 |
作者:和谷 阅读:149人次 |
家喻户晓的一个成语,叫“孟母三迁”。孟子的母亲,世人称她孟母。过去孟子小时候,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,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。他的母亲说,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。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,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。母亲又想,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。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,孟子学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。孟母说,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。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。 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是说靠着朱砂的变红,靠着墨的变黑。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,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,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。华原一带庄稼人也说,跟上皇上做娘子,跟上杀猪的翻肠子,娘子当得风风光光,肠子也翻得行家里手。当然,这说的是男怕入错行,女怕嫁错郎的大道理。 柳公权从一出生,就接受了柳氏世家血脉的承传,家风家教的耳濡目染,使他自幼年便嗜学成痴,尤其是对汉字很敏感,五岁时就开始学习写毛笔字。 父亲柳子温官至刺史,为一方诸侯,在京城的河东世家中为柳氏争得一席之地。多少辈人了,柳宗元先辈几代人在朝廷的命运起起落落,华原柳氏自柳昂、柳调之后百年间一蹶不振。生活于初唐至盛唐时代的柳氏后人柳客尼、柳明伟几乎名不见经传,可能已沦为庶民。待到柳公权的祖父柳正礼在唐中期做了邠州士曹参军、司户参军,华原柳氏才有了出头之日。有祖父打下的基础,父亲才在官场青出于蓝。但若与隋朝先祖在朝廷的显赫地位相比,还差池一大截子。父亲在京城的影响,势必与河东传统士族有了交集,重续旧缘,有幸迎娶了河东清河世家崔氏的女子为妻。 母亲作为第一个启蒙老师,对柳公绰、柳公权兄弟最初的人格塑造至关重要。母亲出自官僚诗书世家,文化修养自不待言。母亲崔氏如何从河东清河或京城长安出嫁至华原柳家原,未见诸于史册,不得而知,也不便猜测渲染。但最初手把手地教儿子写字,一定是母亲崔氏亲为。 柳公权五岁学书写字,是新旧唐书的正史中都记载到的,毋庸置疑。是说这孩子有天分,也可以说是他笨鸟先飞,从五岁起就早早开始写字了,又未尝不可。至于当地民间口口相传下来的故事,说父亲怎么教柳公权照剑和刀的样子写“人”字,卖豆腐脑儿的老头用软塌塌的豆腐脑儿恶评童子柳公权的歪字,字画汤如何用脚写得一“手”好字,这类轶闻趣事,不曾见诸史料,可能是仰慕柳氏书法的后人添盐加醋杜撰出来的,但却或多或少透露出一些信息,说明柳公权并非书法小天才,而是后天的勤奋苦练出来的。 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说,童年时候,柳公权读书很好,字却写得歪七扭八,常常受到老师和父亲的责罚和训诫,而母亲更心疼小儿子,则相对温和一些。 一次,父亲柳子温来到书房看他练字,不料儿子不在里面,书案上放着尚未写完的大字,生气地说,把个“人”字写得缺筋少骨,不像个人字。 这时,儿子正爬在地上,让村里孩子们骑在背上当马玩。父亲喊叫了一声,调皮的孩子们一哄而散,儿子拍打着身上的尘土,沮丧地回到书房。 父亲严厉地训斥说,不要只知道玩耍,误了学业,要把字练好。你写的人字,就像你刚才爬在地上的狗熊样,没出息。 父亲说着,从博古架上取下一把刀和剑,在桌子上摆成一个人字。说道,小子,做人和写字,就要像刀剑一样铁骨铮铮才是。 在父母和兄长柳公绰的辅导下,他一边认识汉字,练习写字,一边了解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,充满好奇心。 这一年的一天,柳公权正在仿写当朝书法名家徐浩的字帖,父亲平静地告诉他说,孩子,这个字写得很好的老先生不久前去世了。 柳公权犹疑地问道,为什么? 父亲说,不为什么,他活了八十岁,算是高寿了。 又问,人为什么要死呀? 答,人活在世上不过百年,这是老天爷定的,一辈辈人就像地里的庄稼种了割了,割了又种了,一茬又一茬没有穷尽。春夏秋冬,四季轮回,人也一样。 处于启蒙年龄的柳公权,开始意识到人之死亡的恐惧了,人要是不死该多好啊。不过,一年那么漫长,一百年又该多么遥远啊。 接着,父亲柳子温就给他讲了徐浩的故事。 徐浩小时候,好学上进,特别是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。徐浩父亲看到儿子小小年纪,也爱书法,且有才气,想到徐家书艺后继有人,就向他精心传授技艺。在父亲的教导下,徐浩勤学苦练,寒暑不辍,大篆、小篆、隶书、行书等各种字体,都认真地学习和钻研,终使自己书艺超群,特别是精于楷法,圆劲厚重,自成一家。年轻时的徐浩,运用各种字体,书写了四十二幅字屏,八体皆备,各放异彩,轰动一时,名闻朝野。 日后等到柳公权成人,才逐渐了解了徐浩的书法名气,当初在书法大家颜真卿之上。 徐浩,唐代越州即今绍兴人,居所在越城五云门外桥东。“年在龆龀,便工翰墨”。草隶尤胜,得意处,近似王献之笔法,唐大臣张说称赞他为后起之英。历仕肃宗、代宗、德宗三朝,官至太子少师,封会稽郡公,人称会稽公。存世墨迹有《朱巨川告身》,碑刻有《不空和尚碑》、《大智禅师碑》等。徐浩一家,自祖父起至其子辈,四世与书法有缘。祖父徐世道精于真行,父亲徐峤之也是唐代有名的书法家。 唐肃宗李亨当皇帝时,徐浩被授为中书舍人。这时,朝廷中凡是诏、令、诰、策诸种文字,俱出自徐浩之手,由于他所拟文稿及书法的精美,很得皇上青睐,故曾宠绝一时。此后,皇帝又令他兼了尚书右丞。他写的字似“怒猊抉石,渴骥奔泉”,意思是说,像愤怒的狮子扒石头,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,形容其笔势遒劲。 柳公权长到七岁,偏爱当朝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字,仿写得很痴迷。 他听母亲说过,颜真卿从小很可怜,三岁时父亲就死了,是由母亲抚养长大的。因家贫缺纸笔,常常用笔醮着黄土水在墙上练字。 颜真卿年轻时,考中科举进入仕途。天宝二年,三十四岁的他毅然辞去礼泉县县尉,赴京师长安拜学书法家张旭。时隔三年,颜真卿又辞官到洛阳,再访导师张旭,希望在名师的指点下,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,从而一举成名。 但拜师以后,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,只是给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,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点让临摹。有时候,带着去爬山游水,赶集看戏,回家后又让练字。转眼几个月过去了,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,心里很着急。一天,颜真卿壮着胆子,红着脸说,学生有一事相求,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。 张旭回答说,学习书法,一要工学,即勤学苦练,二要领悟,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。这些我不是多次告诉过你了吗? 颜真卿听了,以为老师不愿传授秘诀,又向前一步,施礼恳求道,老师说的工学、领悟,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,学生现在最需要的是老师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,请老师指教。 张旭还是耐着性子,开导这位执拗的成功心切的弟子,说道,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,见公孙大娘舞剑而得落笔神韵,除了苦练就是观察自然,别的没什么诀窍。 接着,张旭给颜真卿讲了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,最后严肃地说: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,那就是勤学苦练。要记住,不下苦功的人,不会有任何成就。 老师的教诲,使颜真卿大受启发,真正明白了为学之道。从此,扎扎实实勤学苦练,潜心钻研,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,年复一年,终成为一位大书法家。 有一天,当柳公权正沉浸在临摹颜真卿字帖时,听哥哥柳公绰说,颜真卿死了,是前不久在蔡州被叛贼李希烈杀害的。 柳公权很惊异地问道,为什么?他字写得那么好,为什么还被人杀害呢? 柳公绰叹了一口气说,颜真卿文武双全,不仅是一位书法大家,本身就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军事家。说来话长。 天宝十四年,安禄山谋反,颜真卿与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相约共同抵抗。颜真卿被推为联军盟主,统兵二十万,横扫燕赵,得胜还朝,后升职为御史大夫。 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,已是年近八旬的老翁颜真卿,置生死于度外,前往劝谕。那些叛乱的部将冲了上来,个个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尖刀,又是谩骂,又是威胁。但颜真卿面不改色,只是冷笑。李希烈把颜真卿送到驿馆里,企图慢慢软化他。 叛镇派来的使者见到颜真卿来了,都向李希烈祝贺说,早就听到颜太师德高望重,现在元帅将要即位称帝,正好太师来到这里,不是有了现成的宰相吗? 颜真卿扬起眉毛,朝着叛镇使者骂道,什么宰相不宰相,我年纪快八十了,要杀要剐都不怕,难道会受你们的诱惑,怕你们的威胁吗? 李希烈只好把颜真卿关起来,士兵们在院子里掘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土坑,扬言要把颜真卿活埋。颜真卿对李希烈说,我的死活已经定了,何必玩弄这些花招,你把我一刀砍了,岂不痛快! 过了一年,李希烈自称楚帝,又派部将逼颜真卿投降。士兵们在院子里堆起柴火,浇足了油,威胁颜真卿说,再不投降,就把你放在火里烧死! 颜真卿二话没说,就纵身往火里跳去,被叛将们拦住。李希烈想尽办法,终没能使颜真卿屈服,就派人将其缢杀,终年七十七岁。 唏嘘!七岁的柳公权,还不能完全理解他心目中的书法大家的精神境界,却从幼小的心灵深处敬仰之至。父母和兄长给自己讲述的为人之道,他所读到的历史中的仁人志士者是这样的大英雄。一手执笔,一手捉刀,文武兼备,是怎样的优雅,又是如何的威武。成年之后的柳公权,饱读诗书,涉足官场和社会,越发崇尚颜真卿的为官为人为文之道。 颜真卿一生历任玄宗、肃宗、代宗、德宗四朝。从中进士、登甲科,到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,继而受到权臣杨国忠排斥,被贬黜到平原即今属山东德州陵县任太守,人称颜平原,可谓仕途多艰。唐代宗时,因奏宰相元载阻塞言路遭贬谪,由吉州司马改为抚州刺史。他却无忌恨,以德报怨,恪尽职守,关心民众疾苦,注重农业生产,热心公益之举,深得底层民众爱戴。 一次,颜真卿读到一首诗,与一桩离婚案有关。抚州学子杨志坚家贫如洗,却嗜学如命,其妻耐不住贫困生活,提出离婚,杨志坚写了一首《送妻》诗:平生志业在琴诗,头上如今有二丝。渔父尚知溪谷暗,山妻不信出身迟。荆钗任意撩新鬓,明镜从他别画眉。今日便同行路客,相逢即是下山时。 诗作表明,作者矢志读书无奈同意离婚的心情。杨妻将这首诗作为离婚的证据,呈献给父母官颜真卿,讨要个说法。颜真卿看了这首诗后,非常同情作者的遭遇,钦佩其苦读精神,对杨妻嫌贫爱富的行为进行责罚,并赠给杨志坚布匹、粮食,将其留在署中任职。为此,还将《按杨志坚妻求别适判》公诸于众。这则判词,无疑对良好学风、淳朴婚俗的形成起了导向作用。 颜真卿祖籍山东临沂,为琅琊氏后裔,家学渊博,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,著有《颜氏家训》。柳公权欣赏颜真卿的《颜氏家庙碑》,书法筋力丰厚,系晚年的得意作品,与其早年时期的作品相比更加浑厚大气。其墨迹《争座位贴》、《祭侄文稿》、《刘中使帖》、《自书告身帖》等,给予柳公权以丰沛的书艺营养。 多年后,柳公权也许是在宫廷做侍书郎时,目睹过《祭侄文稿》。原本为行草墨迹,稿为白麻纸本,二十三行,二百三十四字,又改易三十四字,共二百六十八字。颜真卿侄季明与其父杲卿殉安史之乱后,颜真卿于乾元年祭侄灵前写下此稿。五十岁的颜真卿,在援笔作文之际,悲愤交加,情不自禁,一气呵成。此稿意不书而在天机自动,以篆法入行,如熔金出冶,随地流走,一泻千里,时出遒劲,杂以流丽。笔者情绪已难以平静,错桀之处增多,时有涂抹,但正因为如此,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,笔势圆润雄奇,姿态横生,纯以神写,得自然之妙。被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,堪与王羲之《兰亭序》媲美。 这篇文稿,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在安禄山叛乱时,挺身而出,坚决抵抗,以致“父陷子死,巢倾卵覆”,取义成仁之事。季明为杲卿第三子,真卿堂侄,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,使两郡联结,共同效忠王室。其后常山郡失陷,季明横遭杀戮,归葬时仅存头颅。通篇波澜起伏,时而沉郁痛楚,声泪俱下,时而低回掩抑,痛彻心肝,堪称动人心魄的悲愤之作。 侍书郎柳公权深知,这一墨法的艺术效果,与颜真卿当时撕心裂肺的悲恸情感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一致。此稿渴笔较多,且墨色浓重而枯涩。这与颜真卿书写时所使用的工具,即短而秃的硬毫或兼毫笔、浓墨、麻纸有关。而此帖真迹中,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,能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。其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,开张自然的结体章法,令人叹为观止。 颜真卿的书法用笔肥愚,行笔衄挫不爽落,书法艺术尖端的飞白书于颜氏而不显。书法虽然肥厚,但丰润饱满,端庄尊重,绝对不是所谓的墨猪。颜体楷书,于圆满中见筋骨,笔力雄健,力沉势足,大气磅礴,开一代新风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。 而最受益者莫过于的柳公权,从“颜筋”到“柳骨”,相辅相成,相得益彰,成为大唐王朝书法遗存的标志。 |